2009/04/26

自覺的叛逆



成長於男丁眾多的家族,林家弘被期許著要成為堅強無懼的男子漢,當然,更要依循著好好讀書,從事令人欣羨行業的道路,邁向圓滿人生。而「成為藝術家」從來不是受到認可的人生選項。林家弘為了堅持走自己的路吃足苦頭,嚮往著女孩子不必背負巨大的期望,在事業的選擇上反而更有彈性,在情感表現上也不若男性般地受到諸多桎梏。林家弘以女性形象作為情感投射的對象,率真地表現人生道路上的迷惘、無奈、任性與執著,在洞悉世界後,有自覺地選擇面對人生的姿態。

「私領域」系列裡的女孩們睜著漂亮大眼,心緒好像飄到別的地方,仔細一看,她們都戴上耳機,聽著我們聽不到的內容。七年級生在長輩的呵護下成長,物質環境好,給予大眾的普遍觀感是重視外表與享樂的年輕男女,但是抗壓性低、受挫性低、穩定度低,個個是外表鮮麗卻一壓即爛的漂亮草莓。然而這一代並不如大家想像的無憂無慮,當所有事情都被安排妥當,自我意識只好透過特立獨行的打扮和行事風格來彰顯,與上一代期望背道而馳的作風,在外人眼中成為無知的叛逆行徑,實則有他們自成一格的思考邏輯。林家弘以我行我素的女孩們詮釋年輕人的堅持,耳機播放內容的不可知直指外界不了解的內心世界。我們會好奇,女孩們聽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?可能是流行音樂,可能是有聲書,可能是語文教學CD,也可能她什麼都沒有聽,只是想隔絕外界干擾,擁有一點只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。


這一代的孩子,在長輩的殷殷期盼下,唸好書是唯一的目標。在求學的每一階段汲汲營營,無非是為了求取好成績以獲取師長與同儕間的認同,這種現今社會中典型的成長過程,成為林家弘「學生系列」組畫所關注的議題。傻傻的小學生或許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然而穿著高跟鞋的腳丫,走著大人期許的道路,玩遊戲該有的歡欣鼓舞頓時消失殆盡。長大一些,稚嫩的身軀背負著沉重的課業,顯得有些吃力。穿著名校制服的高中女生,無論是有意或無心,一旦偏離了主流的康莊大道,就可能會遭遇預料不到的意外。經過十餘年的努力,終於完成大學學業的那一刻,面臨的卻是更嚴峻的社會考驗,學業的成就,是否能夠保證在真實社會中的一帆風順?



同樣善於透過眼神傳達內心的情感思緒,奈良美智(Yoshitomo Nara)畫中的兒童以弱小的姿態對抗傳統與權威,眼神透露超齡的獨立思考力,一副對這個世界很不滿意、我行我素的態度,也是敘述著有自覺但不被外界了解的個人心智。相對於奈良美智回溯童年經驗,以兒童的純真對抗成人世界的陳腔濫調,林家弘的作品除了對現今社會中個人成長經歷的反省爬梳之外,也往前延伸到未來的人生思考,以青少年及成人階段的女性作為投射對象,詮釋時下男女面臨的種種人生選擇,從求學、婚姻、未來,到外界與自我的距離,如此的切身,是林家弘尋求自我定位的提問,也是社會群體的共同課題。

奈良美智, Yr. Childhood, 1995, acrylic on cotton canvas


以阿卡迪亞(Arcadie)作為本展的軸心,我必需說策展人Didier Ottinger 將這檔現代藝術展與西歐傳統美學作了深刻的連結。阿卡迪亞是傳說中遠古之前在古希臘的一個地區,人神共同生活於美麗豐繞的大自然中,透過展出作 品,Ottinger 告訴我們,即使是二十世紀初一直到今日的藝術家,在心中的某個角落仍埋藏著對樂土阿卡迪亞的嚮往。

Ottinger Nicolas Poussin Et in Arcadia ego (標題的意思大約是:「我,死亡,也在阿卡迪亞」)投射在一排流蘇簾子上,簾子後面則擺放了François-Xavier Lalanne 的立體綿羊群。Poussin Et in Arcadia ego 可算是與阿卡迪亞相關最著名的畫作了,大概每個藝術史學生都要為這幅作品的真正寓意費一番心神。這件十七世紀的作品想來不會是龐畢度的藏品,而是羅浮宮的 收藏。Ottinger 借了它的影像,透過現代的投影技術,投射在可以穿透的流蘇上,再把二十世紀Lalanne 的綿羊群帶進畫中讓牧羊人放牧,古今虛實交錯之中,有一種重新詮釋經典藝術的幽默感。

被現代藝術大師們的作品包圍,勾起了巴黎的回憶。
Matisse 的兩件紅色畫作很是搶眼,我站在濃濃西歐風情的大幅紅色室內景前面,驚訝這些流暢的線條,看似隨興卻又落得剛剛好的色彩與筆觸,如何完美地建構出一個精彩的空間。在濔漫整個畫面的紅色之中,那些動物啊桌椅啊掛了畫的牆面啊,還能層次錯落、熱鬧和協地聚在一起。

這麼多畫作掛在一起,會讓人更容易比較出大作與較平凡作品之間的差異。以Picasso 琺瑯鍋為例,沒有什麼感人肺腑的故事或崇高偉大的情感,描繪的就是平凡的靜物,畫也不大,但是卻令人無法忽視。看似不相關的水壺、蠟燭和鍋子散置在桌面,透過線條、造型和顏色的安排、互應,形成完整度相當高而散發強烈凝聚力的畫面,和其它畫作並排掛在牆上,琺瑯鍋緊緊吸住我的視線。畫中曲線、形體的轉折耐人尋味,有點像拿到很有意思的小東西,會翻來轉去想要弄懂它 那樣的欲望,享受它的巧奪天工,不同的是,Picasso 把這些靜物畫在平面的畫布上,我們觸碰不到,但是能玩味的不只是形體,還有閃動的光影及有趣的空間。

走著走著,竟然在
Bonnard的畫前看見魚丸,要不是在展場裡,我們應該會尖叫吧,呵呵~魚丸一家搬到新竹之後,就極少見面了,這次竟然在展場遇到他們一家,又添了一個可愛的女兒,開心極了~果然是科技與藝文並重的一家人啊,展覽一開始就從新竹攜家帶眷趕來欣賞。

或許是工作的關係,看到喜愛的作品會不自覺想 想置放在生活空間而不是美術館的樣子,想像有它們相伴的日常活動。Miró 藍色二號要是掛在大坪數的現代住家裡可一點也不會過時,最好是好萊塢電影裡那種簡潔風格的現代豪宅,讓這件大尺寸卻不顯得空虛的畫作佔據一整片牆, 多好呀~Klee 的畫小小的,看似簡單卻充滿想像空間,可以掛近一點,像是和Braque的《樂器》一起擺在書房,一旁還可以放上一個小盆栽歐。或者,如果有演奏樂器的習慣,Braque的《樂器》和Raoul Dufy的《紅色小提琴》一個理性、一個靈動,都適合增添音樂氣。躺著的女人》有Picasso立體主義的身體解構,加上古典時期圓潤有分量的人體和一些超現實主義的如夢氛圍,小巧可愛,線條優美,也非常好掛。Georges Braque 拉西約塔的小港灣明亮愉悅而多彩,掛起來一定讓人心情好。Bonnard 的作品中我比較喜歡人物在室內活動的主題,這次沒有展出,小小失望,不過杏樹開花繽紛得如此放肆,很讓人心花怒放。當然啦~Mattisse 的兩件紅色畫作適合擺在客廰,「靜物:木蘭花」或許還可以放在臥室,裝飾效絕佳且充滿熱情。若想要寧靜一點的睡眠空間,Mattisse 衍生自晚期剪紙的大洋洲,海洋大洋洲,天空掛毯可以讓大自然的和諧伴你優雅入眠。

白日夢做得很開心,這些作品收藏在重視藝術資產的法國重要美術館裡,是不必奢望有一天會被釋放出來,流入尋常百姓家的。我知道可以買館方授權的精美複製品,但是,站在原畫前用心與畫作交談過後,怎麼能滿足於複製品呢?想到這裡,就真心感謝公共美術館的存在,雖然親身欣賞大作的機會不是天天有,至少還是可以企求的。至於真的要掛在我個人生活空間的,可以是當代創作的原件,原件才有情感的厚度啊~是了,在美術館裡享受二十世紀前半葉大師們如MattissePicassoMiróKandinsky的作品之後,我仍然要繼續尋找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大師與雋永精品。

展覽官網:

http://arcadie.tfam.museum/

有許多作品圖片。當然,現場看的感覺絕對好上一千倍^^


2009/04/05

覆褶計畫在誠品

林明弘的「21.2.1972覆摺計畫」。文案說是藝術家幫書店藝術書區做新書封,讀者將書抽出來的同時,也參與了這項藝術創作。有趣得很,我想像著一整區書本有像書腰一樣的新書封(總要露出一點書皮才知道是什麼書嘛…),書封上是藝術家創作的圖像,而每冊書的書封與鄰近書本的書封連接而成一個巨大的圖像,覆蓋了整面書牆,整個書區。當讀者抽出或重新歸位其中的書本,遂破壞或重組這整體圖像,謂之讀者參與藝術創作。

踏入信義誠品四樓的藝術書區,才發現我膽子太小了,林明弘才不管原本的封面是怎麼樣,一逕以他的鳳凰牡丹粉紅書封將書本整個包覆,藝術書區變成一片粉紅色的書海。是了,要整個包覆才不會顯得凌亂,那一本本鳳凰牡丹書佔據整個書區,形成很超現實的空間。那景色除了視覺上的震憾,還攪起我心理上的不安…這樣…如何知道這些是什麼書?我怎麼找書?


我繞著書架走,試圖從架上的標籤和書本的高矮胖瘦判猜測哪本書可能是有趣的,卻是圖勞無功。糊亂抽起幾本書翻閱,嗯,會抽到和我心裡想要的完全不一樣的書,因為沒有選擇而感到無力,因為無法預期的內容而意外。

很有趣,適合在裡面遊玩。但是,很難找書,畢竟,那是一件藝術品,不是書店了。


同場加記:
1.誠品畫廊新址又大又漂亮,落地窗外的景色更是大氣魄。



2.誠品信義店已經大到店員要帶對構機了,以前逛南門路就會因為書海無涯讀不完而心慌的我,在誠品信義店裡的慌亂可想而知。不過每個書區都有人在讀書,長凳上、書桌旁都有人,真好。